(點擊圖片查看實驗室網站↓)

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2年4月,是在原中日JICA“中國礦物資源探查研究中心”項目的基礎上,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兩所整合之時,集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三大學科融合組建的。學科融合的優勢使得該實驗室不僅能夠開展成礦理論研究,而且可以提供相應的深部礦-隱伏礦探測技術。
國家資源戰略需求和實驗室學科優勢相結合,確定了本實驗室的總體任務:圍繞國家資源戰略需求,重點研究固體礦產資源成礦作用和成礦規律,以成礦地球動力學背景、成礦作用和成礦規律、礦產資源評價-預測及其技術體系、國家礦產資源戰略為主要研究內容,發展深部成礦預測理論和探測技術,為構建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提供解決方案和技術與人才支持。
近期重點對我國北方造山帶及其鄰區豐富的金屬礦產資源開展系統研究,闡明其成礦地球動力學背景、礦床形成與產出規律,進行礦產資源分布的戰略選區和預測評價,并開展高新探礦技術的集成、研制、試驗和示范,為構建新世紀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提供決策依據、理論指導、技術支撐和預測示范。
實驗室定位于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亞成礦域增生造山與成礦作用;華北克拉通演化與成礦作用;隱伏和深部礦勘查地球物理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
實驗室主要特色立足中國北方大陸-造山帶及鄰區,面向礦床預測理論和資源探測技術,開展基礎-應用基礎研究;充分發揮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建立理論研究-技術應用-示范實踐-院地結合的的科學發展科研模式,推進協同創新。
主 任:秦克章
副主任:李曉峰 薛國強
——學科組信息——
成礦大地構造
組長:苗來成
成員:高俊 張福勤 李繼磊 朱明帥
陸緣演化與流體成礦
組長:范宏瑞
成員:張連昌 曾慶棟 胡芳芳 楊奎鋒 朱明田 祝禧艷 李曉春
王長樂 葉杰
鎂鐵-超鎂鐵巖成礦
組長:蘇本勛
成員:韓春明 秦克章 錢青 何蘭芳 唐冬梅 毛亞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