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網 發布時間:2020-8-1 作者:鄭金武
近日,由北京技術市場協會與北京大學科技園、北京中科科技創新發展研究院、中國技術交易所共同主辦,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會室、北京技術開發交流中心支持的“金橋大咖談”第五期活動在線上舉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圍繞“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進行演講。活動由北京技術市場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劉軍主持。
劉軍在主持時介紹,“金橋大咖談”是今年北京技術市場協會貫徹《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傾力打造的技術轉移品牌活動,目的就是以“人”為本,以“智”為擎,搭建技術轉移人才生態,通過“機構篇”、“孵化器篇”、“院士篇”、“高校院所篇”等不同單元,利用新媒體傳播大咖們的創新思想、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宣傳技術轉移在創新中的作用,為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
本期演講嘉賓劉嘉麒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劉嘉麒院士長期從事地質、環境研究,在火山地質、環境地質及古氣候、玄武巖纖維材料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統創新性工作。
在演講中,劉嘉麒表示,科學與技術密切相關,卻不能相互代替。科學是技術的理論基礎,技術是理論的實踐。科學技術的靈魂是發明創造,是創新。科學技術的最后落腳點是要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造福于人類;必須傳播、外移和應用。能否外移和應用,是衡量科技價值的重要標志。
劉嘉麒曾推動玄武巖相關成果轉變成纖維材料。在談到這一成果轉化實踐時,劉嘉麒表示,我們從研究火山巖的成因、特點,到把玄武巖變成極高級的纖維材料,點石成金,使之成為一大新產業,就是科學的實踐,技術的外移與應用。
圍繞“人們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落腳點是什么?”“成果轉移轉化最大困難是什么,如何克服?”等問題,劉嘉麒與線上觀眾進行了互動交流。
據悉,“金橋大咖談”活動是在北京市科委指導、北京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支持下,由北京技術市場協會發起,聯合中國技術交易所等單位共同打造的系列技術轉移服務品牌活動,旨在圍繞技術轉移實際工作,聚焦熱點、難點、痛點問題,聚集業內知名專家,專題分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功案例,服務北京地區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