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8-31 | 作者:教育處 | 【大
中
小】【打印】【關閉】
|

畢業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公告
論文題目
|
基于接收函數和面波頻散的H-κ方法聯合分析大興安嶺地區地殼性質
|
答辯人
|
溫 韞
|
申請學位
|
碩 士
|
指導教師
|
姜明明 副研究員
|
答辯時間
|
2020年9月2日 上午9:00
|
答辯地點
|
騰訊會議(會議號:413 840 353)
|
答辯委員會組成
|
答辯委員會成員
|
姓名
|
專業技術
職務
|
研究領域
|
工作單位
|
主席
|
陳棋福
|
研究員
|
地震成像、臺陣觀測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委員
|
艾印雙
|
研究員
|
地震成像、臺陣觀測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陳凌
|
研究員
|
地震成像、方法、臺陣觀測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何玉梅
|
研究員
|
地震成像、臺陣觀測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吳慶舉
|
研究員
|
地震成像、方法、臺陣觀測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鄭天愉
|
研究員
|
地震成像、臺陣觀測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周仕勇
|
教授
|
地震活動性、震源過程
|
北京大學
|
蘭海強
|
副研究員
|
地震成像、方法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論文題目
|
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南緣上奧陶統沉積相和儲層意義
|
答辯人
|
蔣子文
|
申請學位
|
碩 士
|
指導教師
|
吳亞生 副研究員
|
答辯時間
|
2020年9月2日 上午10:00
|
答辯地點
|
騰訊會議(會議號:789 432 798)
|
答辯委員會組成
|
答辯委員會成員
|
姓名
|
專業技術
職務
|
研究領域
|
工作單位
|
主席
|
陳代釗
|
研究員
|
沉積學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委員
|
曠紅偉
|
教授
|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
中國地質科學院
|
史曉穎
|
教授
|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論文題目
|
塔里木盆地金躍-躍滿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發育機制
|
答辯人
|
顏夢珂
|
申請學位
|
碩 士
|
指導教師
|
劉嘉慶 高級工程師
|
答辯時間
|
2020年9月2日 上午10:00
|
答辯地點
|
地3樓322會議室
|
答辯委員會組成
|
答辯委員會成員
|
姓名
|
專業技術
職務
|
研究領域
|
工作單位
|
主席
|
李忠
|
研究員
|
石油地質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委員
|
林偉
|
研究員
|
構造地質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張軍濤
|
高級工程師
|
碳酸鹽巖儲層地質學
|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姜磊
|
副研究員
|
碳酸鹽巖成巖作用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褚楊
|
副研究員
|
構造地質學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于靖波
|
副教授
|
儲層地質-地球物理建模
|
河北地質大學
|
論文題目
|
延安壓實黃土變形性狀及其微觀結構特征研究
|
答辯人
|
劉 琪
|
申請學位
|
碩 士
|
指導教師
|
李志清 副研究員
|
答辯時間
|
2020年9月2日 下午2:00
|
答辯地點
|
地1樓第2會議室
|
答辯委員會組成
|
答辯委員會成員
|
姓名
|
專業技術
職務
|
研究領域
|
工作單位
|
主席
|
喬蘭
|
教授
|
巖土工程
|
北京科技大學
|
委員
|
崔振東
|
副研究員
|
工程地質力學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付樂
|
高級工程師
|
工程地質勘察
|
建設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
|
李偉
|
副研究員
|
采礦工程
|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馬利科
|
副研究員
|
工程地質
|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
|
|
 |
|